灰指甲具有传染性,可能通过直接接触或共用物品传播给他人。
灰指甲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甲部疾病,致病菌多为皮肤癣菌。真菌在温暖潮湿环境中繁殖迅速,当健康皮肤或指甲接触患者脱落的皮屑、指甲碎屑时可能被感染。共用拖鞋、指甲剪、毛巾等个人物品是常见传播途径,公共浴室、游泳池等潮湿场所也存在传播风险。免疫力低下、糖尿病患者或存在微小皮肤破损的人群更易被传染。
预防传播的注意事项:
患者应避免与他人共用指甲修剪工具,每日更换透气棉袜并用60℃以上热水洗涤。保持足部干燥,沐浴后及时擦干趾缝。外出时选择防滑拖鞋,避免赤脚行走于公共区域。家庭成员建议定期用含氯消毒剂清洁浴室地垫。
感染后的处理措施:
确诊后需坚持规范抗真菌治疗,外用药物如环吡酮胺、阿莫罗芬等可渗透甲板抑制真菌。严重者需联合口服特比萘芬或伊曲康唑。治疗期间定期修剪病甲,使用过的锉刀需酒精浸泡消毒。新长出的健康指甲需持续观察6-12个月以防复发。
日常需穿透气性好的鞋子,避免长时间穿着胶靴或运动鞋。饮食上适当补充富含锌、铁的食物如牡蛎、菠菜,有助于甲板修复。每周用白醋温水泡脚可辅助抑菌,但不可替代药物治疗。家庭成员出现指甲增厚、变色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排查,早发现早治疗能显著降低传染风险。保持环境通风干燥,定期晾晒鞋袜是阻断传播链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