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式主要有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激素治疗和靶向治疗。
1、手术切除:
手术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根据病情可选择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或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早期患者通过手术可达到根治效果,术中可能联合腹腔镜或机器人辅助技术以减少创伤。术后需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
2、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适用于术后辅助治疗或无法手术的病例,包括体外放疗和腔内近距离放疗。体外放疗通过高能X线杀灭残留癌细胞,腔内放疗将放射源直接置于宫腔提高局部剂量。治疗可能引起放射性肠炎或膀胱炎等副作用,需配合营养支持。
3、化学治疗:
化疗常用于晚期或复发患者,常用方案包含顺铂、紫杉醇、多柔比星等药物。这些细胞毒性药物通过静脉给药抑制癌细胞增殖,可能引起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治疗期间需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
4、激素治疗:
对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可使用孕激素类药物如甲羟孕酮、醋酸甲地孕酮。这类药物通过调节雌激素水平抑制肿瘤生长,适用于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患者或复发转移病例。治疗需持续监测子宫内膜变化。
5、靶向治疗: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可使用靶向药物如帕博利珠单抗、仑伐替尼等。这些药物通过阻断肿瘤血管生成或免疫检查点发挥作用,常与化疗联用。治疗前需进行基因检测确定靶点,可能引发高血压、蛋白尿等不良反应。
子宫内膜癌患者治疗后需保持均衡饮食,适量增加优质蛋白和抗氧化食物摄入;根据体力状况选择散步、瑜伽等低强度运动;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和影像学随访;注意观察阴道出血、腹痛等异常症状;保持积极心态并参与康复支持小组。术后患者应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放射治疗期间注意皮肤护理,化疗期间加强口腔清洁和感染预防。建议记录治疗反应和身体变化以便复诊时与医生充分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