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塞流鼻涕可通过生理盐水冲洗、抗组胺药物、减充血剂、祛痰药物、解热镇痛药物等方式缓解。症状可能由感冒、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流感、环境刺激等因素引起。
1、生理冲洗:生理盐水或海盐水冲洗鼻腔能清除分泌物和过敏原,改善黏膜水肿。适合感冒初期或过敏性鼻炎患者,每日2-3次,配合吸鼻器使用效果更佳。避免使用过高浓度盐水刺激黏膜。
2、抗组胺药: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等药物可阻断组胺受体,缓解过敏性鼻炎导致的清水样鼻涕和喷嚏。需连续使用3-5天,可能引起嗜睡副作用,驾驶前慎用。
3、鼻减充血剂:羟甲唑啉鼻喷剂、赛洛唑啉能收缩鼻腔血管,快速缓解鼻塞。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避免反跳性充血。高血压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黏液调节剂: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可稀释黏稠鼻涕,促进排出。适用于黄绿色脓性分泌物,配合增加饮水量效果更好。胃溃疡患者慎用乙酰半胱氨酸。
5、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可缓解感冒伴随的头痛和低热。服药期间避免饮酒,肝功能异常者需调整剂量。儿童应选用混悬液剂型。
日常保持室内湿度50%-60%,避免接触冷空气和粉尘等刺激物。增加维生素C摄入,如猕猴桃、橙子等水果。症状持续超过10天或出现黄绿色脓涕伴面部疼痛时,需排查细菌性鼻窦炎可能。过敏性鼻炎患者可进行过敏原检测,长期症状建议采用鼻用激素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