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糖尿病可通过饮食调整、适度运动、血糖监测、胰岛素治疗、定期产检等方式控制。妊娠糖尿病通常由胰岛素抵抗增加、胎盘激素分泌异常、遗传因素、肥胖、高龄妊娠等原因引起。
1、饮食调整:
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全麦面包。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绿叶蔬菜、豆类、坚果。避免高糖食物如甜点、含糖饮料、果汁。分餐制有助于稳定血糖,每日5-6餐,每餐适量。
2、适度运动:
孕期适宜运动包括散步、孕妇瑜伽、游泳,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运动时间建议餐后30分钟开始,持续20-3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或可能引起跌倒的运动。运动前后监测血糖,防止低血糖发生。
3、血糖监测:
每日监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应控制在3.3-5.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6.7mmol/L。记录血糖值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定期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评估长期血糖控制情况。
4、胰岛素治疗:
饮食运动控制不佳时需胰岛素治疗,常用胰岛素包括门冬胰岛素、地特胰岛素、甘精胰岛素。胰岛素剂量需个体化调整,由医生根据血糖监测结果确定。注射部位轮换使用腹部、大腿、上臂,避免局部脂肪增生。
5、定期产检:
增加产检频率,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定期进行超声检查评估胎儿大小、羊水量。监测血压、尿蛋白,预防妊娠高血压疾病。孕晚期评估分娩方式,巨大儿或血糖控制不佳者可能需要剖宫产。
妊娠糖尿病孕妇需特别注意营养均衡,保证蛋白质摄入如鱼类、瘦肉、蛋类,适量补充钙、铁、叶酸等营养素。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心理调节同样重要,家人支持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产后6-12周需复查糖耐量试验,评估血糖恢复情况,此后每年筛查糖尿病风险。母乳喂养有助于降低母婴远期代谢性疾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