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补牙常用材料主要有玻璃离子水门汀、复合树脂、金属合金、瓷嵌体、氧化锌丁香酚水门汀五种。
1、玻璃离子水门汀:
含氟材料能与牙体组织发生化学结合,适用于乳牙及恒牙浅龋修复。其氟离子释放特性可预防继发龋,但抗压强度较低,多用于非咬合面缺损。操作时无需酸蚀处理,对牙髓刺激小,尤其适合配合度低的低龄儿童。
2、复合树脂:
美观度最佳的材料,通过粘接技术固定,适用于前牙及恒牙修复。需配合酸蚀技术和分层固化,具有与牙体相近的耐磨性。但操作时间较长,对隔湿要求高,可能不适用于多动患儿。
3、金属合金:
银汞合金具有高强度耐磨特性,适用于后牙大面积龋洞修复。但因含汞争议及美观性差,目前使用逐渐减少。新型金属陶瓷材料兼具强度与美观,但成本较高。
4、瓷嵌体:
定制化修复体适用于恒牙严重缺损,耐磨性和生物相容性优异。需两次就诊完成,治疗周期长且费用较高,多用于12岁以上恒牙列青少年患者。
5、氧化锌丁香酚:
临时性充填材料,常用于深龋近髓时的安抚治疗。具有消炎镇痛作用,但强度不足需后续更换永久材料。适用于急性龋齿发作期或作为过渡性治疗。
选择补牙材料需综合考虑患儿年龄、龋齿位置、缺损程度及配合度等因素。乳牙期优先考虑操作性简单的玻璃离子,恒牙则侧重美观与耐久性。治疗后应控制高糖饮食,每日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定期3-6个月口腔检查。对于多颗龋齿或特殊体质儿童,建议咨询儿童牙科专科医师制定个性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