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癣的症状主要有水疱、脱屑、瘙痒、糜烂和皲裂。足癣是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好发于足底和趾间。
1、水疱
足癣初期常表现为足底或趾间出现小水疱,水疱壁厚且不易破裂,周围皮肤可能发红。水疱内含有透明液体,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变为浑浊。水疱多伴有明显瘙痒感,搔抓后容易继发感染。
2、脱屑
足癣患者常见足部皮肤干燥脱屑,表现为白色或灰白色鳞屑脱落。脱屑多发生在足底和足跟部位,皮肤表面粗糙,可能出现龟裂。脱屑型足癣瘙痒感相对较轻,但容易反复发作。
3、瘙痒
足癣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瘙痒症状,尤其在夜间或足部受热后更为明显。瘙痒感多集中在趾间和足底,严重时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搔抓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增加继发感染风险。
4、糜烂
趾间型足癣常见皮肤浸渍发白、糜烂,多发生在第三、四趾间。糜烂面湿润,可能有渗出液,伴有明显异味。糜烂处皮肤脆弱易破损,行走时可能产生疼痛感,继发细菌感染时症状加重。
5、皲裂
慢性足癣患者足跟和足侧缘可能出现皮肤增厚、皲裂。皲裂深度不一,严重时可深达真皮层,产生疼痛甚至出血。冬季气候干燥时皲裂症状往往加重,影响正常行走。
足癣患者应保持足部清洁干燥,穿透气性好的鞋袜,避免与他人共用拖鞋、毛巾等个人物品。治疗期间应遵医嘱使用抗真菌药物,坚持足疗程用药以防复发。日常可适当使用保湿霜缓解皮肤干燥,但需避开糜烂部位。如出现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应及时就医处理。饮食上注意营养均衡,适当补充维生素有助于皮肤修复。避免长时间穿不透气的鞋子,运动后及时清洁足部,减少真菌滋生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