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水肿可通过抬高下肢、限制钠盐摄入、适度运动、穿戴弹力袜、按摩等方式缓解。产后水肿通常由激素水平变化、静脉回流受阻、血浆蛋白降低、子宫压迫血管、活动量减少等原因引起。
妊娠期孕酮和雌激素水平升高导致水钠潴留,分娩后6-8周激素逐渐恢复正常。每日饮水量控制在2000ml左右,避免长时间站立可加速体液代谢。
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影响血液回流,产后42天内建议侧卧休息。每天做踝泵运动300次,配合空中踩单车动作改善循环。
血浆白蛋白低于35g/L时可能引发水肿,哺乳期每日需补充80-100g蛋白质。食用鲫鱼豆腐汤、牛肉山药粥等优质蛋白食物,避免高盐腌制品。
子宫复旧过程中对盆腔血管的压迫需6周解除,可能伴随下肢麻木症状。使用分段式压力袜,从脚踝至大腿梯度压力为18-8mmHg效果最佳。
产后卧床过久导致肌肉泵血功能减弱,建议每日步行30分钟。从产后第三天开始做凯格尔运动,每次收缩盆底肌10秒重复20组。
红豆薏米水、冬瓜排骨汤等食疗方可辅助利水消肿,慢走和产后瑜伽能促进淋巴回流。若水肿持续超过两个月或出现单侧肢体肿胀,需排查深静脉血栓。哺乳期禁用利尿剂,严重病例需在医生指导下补充人血白蛋白。保持每日7小时睡眠,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定期监测血压和尿蛋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