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镜检查频率需根据个体风险分层决定,普通人群建议每5-10年筛查一次。
一、普通人群筛查建议:
年龄50-75岁且无消化道症状、无家族史者,推荐每10年接受1次结肠镜检查。粪便潜血试验联合乙状结肠镜检查可作为替代方案,前者需每年检测,后者每5年复查。检查前需进行3天低渣饮食准备,检查后24小时内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
二、高风险人群监测方案:
有肠息肉病史者需根据病理类型调整复查周期。1-2个小管状腺瘤<1cm建议3年复查,3个以上腺瘤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需1年内复查。炎症性肠病患者发病8-10年后应每年检查,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携带者从12岁起每年需做肠镜。
三、异常症状即时检查原则:
出现持续便血、排便习惯改变超过2周、不明原因消瘦或贫血时,无论距上次检查间隔多久都需立即复查。40岁以上新发腹痛伴肠道症状者,建议首次检查后根据结果制定随访计划。
日常需保持每日25克膳食纤维摄入,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控制红肉摄入每周不超过500克。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者应定期评估肠道菌群状态,糖尿病患者需更严格监控息肉发生风险。检查后出现持续腹痛或发热需及时就医,恢复期可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微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