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上动脉栓塞通常需紧急手术干预,主要方法包括取栓术、血管旁路移植术、血管成形术、肠切除吻合术及溶栓导管置入术。
1、取栓术:
通过开腹或介入途径直接清除血栓,适用于栓塞早期未发生肠坏死者。术中需暴露肠系膜上动脉主干,采用Fogarty球囊导管取出栓子,术后需抗凝治疗预防再栓塞。该方法能快速恢复血流,但对操作技术要求较高。
2、血管旁路移植术:
当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时,采用自体大隐静脉或人工血管建立旁路通道。手术需吻合近端腹主动脉与远端通畅的肠系膜动脉分支,适用于慢性缺血或取栓失败病例。术后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维持血管通畅。
3、血管成形术:
经皮穿刺植入支架扩张狭窄血管,多用于合并动脉硬化患者。介入治疗创伤小,可联合血栓抽吸装置使用,但需严格评估肠管存活状态。术后需监测支架内血栓形成风险。
4、肠切除吻合术:
对已发生肠坏死的节段需切除病变肠管并行端端吻合。手术范围根据缺血范围决定,可能涉及空肠、回肠或右半结肠。需保留足够吸收面积避免短肠综合征,必要时分期手术。
5、溶栓导管置入术:
通过介入技术将溶栓导管置入栓塞部位,持续灌注尿激酶等溶栓药物。适用于部分性栓塞且无肠穿孔风险者,需密切监测出血倾向及肠管血运恢复情况。
术后需严格禁食直至肠功能恢复,逐步过渡至低脂流质饮食。康复期应避免高脂高糖食物,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燕麦、南瓜等促进肠蠕动。日常监测腹痛、便血等异常症状,规律服用抗凝药物并定期复查血管影像。建议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在理想范围,适度进行步行等有氧运动改善循环功能。出现持续腹胀或体重下降需及时复诊评估营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