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哮喘通常无法自行痊愈,但通过规范治疗和科学管理可有效控制症状。该疾病属于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与环境过敏原持续刺激及免疫异常反应密切相关。
一、疾病特点与治疗必要性
过敏性哮喘发作时表现为反复喘息、胸闷、咳嗽,夜间及晨间症状加重。气道高反应性会导致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时突发支气管痉挛。若不进行抗炎治疗,气道重塑可能造成肺功能进行性下降。临床常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支气管扩张剂控制炎症,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药物能显著降低急性发作风险。
二、症状分级与管理策略
间歇状态患者每年发作少于2次,肺功能正常,仅需按需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轻度持续状态每周症状超过2次,需每日低剂量激素吸入。中重度患者需联合长效支气管扩张剂,孟鲁司特等白三烯调节剂可改善夜间症状。所有患者均应进行过敏原检测并避免接触,尘螨过敏者需使用防螨寝具,宠物过敏者建议隔离饲养。
日常需监测峰流速值变化,坚持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饮食避免虾蟹等易致敏食物,补充维生素D和Omega-3有助于减轻气道炎症。适度游泳等有氧运动可增强心肺功能,但寒冷天气运动需佩戴口罩。合并鼻炎患者需同步治疗上呼吸道炎症,定期随访调整用药方案能显著改善长期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