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根尖周炎可通过根管治疗、根尖手术、药物辅助、口腔护理、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慢性根尖周炎通常由龋齿未治疗、牙髓坏死、细菌感染、牙齿外伤、免疫因素等原因引起。
1、根管治疗:
清除感染牙髓和坏死组织是核心治疗手段。通过机械预备和化学消毒消除根管内细菌,采用氢氧化钙等药物封闭根管,阻止感染扩散至根尖周组织。成功率可达80%以上,需配合牙冠修复保护患牙。
2、根尖手术:
适用于根管治疗失败或解剖结构复杂的病例。通过显微根尖切除术去除病变组织,配合倒充填材料如MTA封闭根尖。手术需评估骨缺损程度,术后可能出现短暂肿胀,需配合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预防感染。
3、药物辅助:
急性发作期需药物控制炎症。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可缓解疼痛,甲硝唑联合阿莫西林针对厌氧菌感染。中药制剂如六神丸具有辅助消炎作用,但不可替代根管治疗。
4、口腔护理:
日常使用含氟牙膏和牙线清洁,避免患牙咀嚼硬物。巴氏刷牙法减少菌斑堆积,氯己定漱口水抑制细菌繁殖。吸烟者需戒烟以改善局部微循环。
5、定期复查:
治疗后每6个月拍摄X线片监测骨组织修复情况。根尖阴影完全消失需6-24个月,期间出现咬合痛或牙龈脓包需及时复诊。长期随访可预防复发。
饮食上增加维生素C和钙质摄入,如猕猴桃、牛奶促进牙槽骨修复;避免过冷过热刺激。适度咀嚼无糖口香糖增强局部血运,但急性期需减少患牙负荷。保持每日两次有效刷牙,配合冲牙器清洁牙缝。若保守治疗3个月无改善或出现面部肿胀发热,需考虑进一步手术干预。痊愈后仍需每年口腔检查,预防邻牙发生类似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