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可通过非甾体抗炎药、肌松药、营养神经药物、活血化瘀中成药、局部外用药等方式治疗。颈椎病通常由长期姿势不良、椎间盘退变、颈椎骨质增生、颈部肌肉劳损、风寒湿邪侵袭等原因引起。
1、消炎镇痛:
非甾体抗炎药是缓解颈椎病疼痛的常用药物,塞来昔布能选择性抑制COX-2酶减轻炎症反应,双氯芬酸钠可阻断前列腺素合成,美洛昔康对关节晨僵效果显著。这类药物适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发作期,需注意胃肠道不良反应。
2、缓解痉挛:
盐酸乙哌立松通过抑制γ运动神经元减轻肌肉紧张,氯唑沙宗可阻断脊髓反射性痉挛。肌松药物能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引发的头晕症状,使用期间应避免驾驶操作,常见嗜睡等副作用。
3、神经营养:
甲钴胺促进神经髓鞘修复,维生素B12参与神经传导物质合成,鼠神经生长因子可促进受损神经再生。这类药物对脊髓型颈椎病出现的肢体麻木效果较好,需连续使用2-3个月。
4、改善循环:
颈复康颗粒含羌活、川芎等成分可祛风除湿,丹参酮胶囊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中成药适合慢性颈椎病伴供血不足患者,与西药联用需间隔2小时服用。
5、局部用药:
氟比洛芬凝胶贴膏透过皮肤直达病灶,辣椒碱软膏通过耗竭P物质缓解疼痛。外用制剂适用于颈型颈椎病局部压痛明显者,皮肤破损处禁用。
颈椎病患者日常应保持正确坐姿,避免长时间低头,睡眠时选择高度适中的护颈枕。建议进行游泳、羽毛球等仰头运动,每周3次颈椎米字操训练。饮食多补充富含钙质的牛奶、虾皮,适量食用祛湿的薏仁、山药。寒冷季节注意颈部保暖,急性期可使用颈托制动。若出现持物不稳、行走踩棉感等脊髓压迫症状,需及时进行磁共振检查评估手术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