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药服用后症状加重可能与药物选择不当、用药方式错误或潜在疾病未被发现有关。常见原因包括抑酸药物掩盖胃癌症状、促胃动力药加重胃食管反流、药物过敏反应等。
抑酸类药物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可能暂时缓解胃痛,但若患者实际患有胃癌或胃溃疡穿孔,抑酸治疗会掩盖病情进展。这类药物还可能导致胃酸分泌反弹现象,突然停药时出现反酸加重。
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适用于胃胀消化不良,但胃食管反流患者服用后可能加重反流。药物加速胃排空的同时可能使贲门括约肌更松弛,导致胃酸更容易反流至食管。
部分患者对铝碳酸镁、硫糖铝等胃黏膜保护剂中的辅料过敏,可能出现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含铋剂的胃药长期使用还可能引发铋中毒,表现为头痛、肾功能异常。
胃药与某些食物同服会影响疗效。质子泵抑制剂需空腹服用,若与食物同服会降低50%以上的生物利用度。含铝制剂的胃药与酸性饮料同服可能产生有毒化合物。
持续用药超过2周症状无改善或加重时,建议进行胃镜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40岁以上首次出现胃部症状者、有消瘦黑便等报警症状者应优先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