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骨折手术属于中等规模手术,手术风险及复杂程度介于常规小手术与重大手术之间。手术必要性主要取决于骨折类型、视功能受损程度、眼球运动障碍情况等因素。
1、手术分级:
眼眶骨折修复术在临床手术分级中多属三级手术,需由高年资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主刀。相比阑尾切除等二级手术,其操作涉及精细的眼眶骨结构重建;但较颅脑肿瘤切除等四级手术,其风险相对可控。
2、手术指征:
当骨折导致眼球内陷超过2毫米、复视持续不缓解、眶内容物嵌顿或视神经受压时需手术干预。单纯无移位的线性骨折通常保守治疗即可。
3、手术方式:
常见术式包括眶壁骨折复位术、钛网植入修复术等。现代多采用内窥镜辅助经鼻入路或结膜入路,创伤小于传统开眶手术。
4、麻醉风险:
手术需全身麻醉,存在麻醉药物过敏、恶性高热等共性风险。老年患者或合并全身疾病者需术前全面评估。
5、恢复周期:
术后需1-2周眶周消肿,3-6个月骨愈合。早期可能出现暂时性复视、眶周麻木,多数3个月内逐渐恢复。
术后建议保持头部抬高30度睡眠2周,避免擤鼻、剧烈咳嗽等增加眶压的动作。恢复期每日冰敷3-4次,每次15分钟,有助于减轻肿胀。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如鱼肉、鸡蛋、深色蔬菜,促进组织修复。术后1个月内禁止游泳、潜水等可能引发感染的活动,3个月内避免对抗性运动。定期复查眼眶CT评估骨愈合情况,若出现视力骤降、剧烈眼痛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