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时机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眼压控制情况决定,通常在药物控制眼压后24-48小时内进行。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眼科急症,需紧急处理以挽救视力。手术目的是解除房角阻塞,恢复房水循环。术前需通过降眼压药物如甘露醇、乙酰唑胺等将眼压降至安全范围,同时使用缩瞳剂如毛果芸香碱开放房角。若药物控制效果不佳或反复发作,需尽快手术干预。
1、早期手术干预:
对于首次发作且药物能有效控制眼压的患者,可在眼压稳定后24小时内行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能预防对侧眼发作。术后需密切监测眼压及前房深度,警惕恶性青光眼等并发症。
2、延期手术处理:
若角膜水肿严重或前房炎症反应明显,需先抗炎治疗3-5天再行手术。此时可选择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中联合应用抗代谢药物如丝裂霉素C提高手术成功率。术后需定期复查视野及视神经形态,评估手术效果。
术后恢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咳嗽及弯腰动作,防止眼压波动。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的深色蔬菜,如胡萝卜、菠菜等。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长时间暗环境用眼。术后1个月内每周复查眼压,3个月后根据情况逐渐延长随访间隔。若出现眼红、眼痛或视力下降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