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长期吃阿司匹林有什么不良反应

发布时间:2025-05-23 08:30 相关企业:复禾医药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引发胃肠道损伤、出血风险增加、肝肾损害、过敏反应及雷氏综合征等不良反应。

1、胃肠道损伤: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削弱胃黏膜保护屏障,易导致胃黏膜糜烂或溃疡。典型表现为上腹隐痛、反酸、黑便,严重时可出现呕血。胃镜检查可见胃窦或十二指肠球部黏膜充血、糜烂。建议联合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降低风险,同时避免空腹服药。

2、出血风险:

阿司匹林不可逆抑制血小板环氧酶,延长出血时间。常见皮下瘀斑、牙龈出血,严重者可能出现消化道大出血或脑出血。术前需停药7-10天,合并华法林等抗凝药时需严密监测INR值。高龄、既往出血史患者应评估获益风险比。

3、肝肾损害:

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引发剂量依赖性肝毒性,表现为转氨酶升高。肾功能不全者易出现水钠潴留及高钾血症。建议定期监测肝肾功能,肌酐清除率<30ml/min时需减量。慢性肾病患者可选择氯吡格雷替代。

4、过敏反应:

部分人群对水杨酸类物质敏感,可能诱发支气管痉挛、荨麻疹甚至过敏性休克。阿司匹林哮喘多发生于合并鼻息肉患者,与白三烯过度生成相关。出现皮疹或呼吸困难需立即停药,严重过敏者禁用所有非甾体抗炎药。

5、雷氏综合征:

儿童病毒感染期服用可能引发该罕见但致命的综合征,表现为呕吐、意识障碍及肝功异常。发病与线粒体损伤相关,病死率达30%。目前多国已禁止16岁以下儿童使用阿司匹林退热,建议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替代。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期间应定期监测粪便潜血、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出现耳鸣、视物模糊等水杨酸中毒症状需及时就医。日常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胃肠负担,合并高血压者需控制钠盐摄入。建议用药前充分评估心血管风险,最低有效剂量维持治疗,必要时联合胃黏膜保护剂。老年人服药期间需预防跌倒,女性月经期注意观察出血量变化。

上一篇:乳腺癌化疗期间吃什么比较好 下一篇:盐酸伐昔洛韦片吃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