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找药品 > 银芩胶囊

昆明制药集团

银芩胶囊
银芩胶囊
非处方药

银芩胶囊

中医:清热解毒,清宣风热。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发热,咳嗽,咽痛及上呼吸道感染见以上症状者。

生产企业: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通用名称:银芩胶囊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25199(前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查看)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次5粒,一日3次,5天为一疗程;儿童:一次1粒/10公斤,一日3次...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 上呼吸道感染 咽痛 发热 咳嗽

手机浏览
温馨提示:外观包装仅供参考;请按药品说明书或者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银芩胶囊-注意事项

内容
介绍
银芩胶囊副作用一般包含等。更多关于银芩胶囊的使用禁忌与详细注意事项请查看下列复禾医药为您整理的科普文章。

热门药品

知名品牌

搜索热点

品牌
介绍

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555人关注

昆明制药集团旗下药品

药品推荐排行榜

更多

热门药企

更多

注意事项资讯排行

更多

1阴囊湿疹不适合吃的食物有哪些

麦考酚钠肠溶片为次黄嘌呤单磷酸脱氢酶抑制药,很多患者想要知道麦考酚钠肠溶片属于哪类药物,麦考酚钠肠溶片是不是处方药,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处方药是指必须要由有处方权的执业医师或者执业助理开出处方,才能到医院药房或者药店购买的药物。一般处方药绝大多数具有一
用药指南

2四岁女孩得了疝气但是不疼,又能自愈,还用手术吗

通常情况下,四岁的女孩得疝气不疼,如果可以自愈,一般可以不用做手术。疝气具有一定的自愈性。如果病情不严重,年龄较小,随着女孩的生长发育,疝气可能逐渐好转,甚至自愈。如果女孩只有四岁,得了疝气后没有出现疼痛的症状,在能自愈的情况下,通常不用进行手术。自愈的方式通
用药指南

3十一味参芪片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男人能吃十一味参芪片吗

十一味参芪片在用药时,我们一定要遵守药物的注意事项,按照药物的注意事项来服药,我们才能确保用药的安全性以及合理性。顾名思义,十一味参芪片就是以人参、黄芪等十一味中药材制成的片剂。十一味参芪片有着很强的适用性,因此属于临床上炙手可热的药物,是很多朋友都对其感兴趣
用药指南

4流感药奥司他韦副作用 流感药奥司他韦效果怎么样

流感药奥司他韦的副作用是导致消化道、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反应。一、具体副作用如下:1、消化道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2、呼吸系统的不良反应,包括支气管炎、咳嗽等。3、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包括眩晕、头痛、失眠、疲劳等。二、奥司他韦
用药指南

5亚叶酸钙片对新冠有用吗 碱性钙片服用后真的能生男宝吗?

亚叶酸钙片对新冠有用吗在国家公布开放三胎政策之后,很多家庭都想再生一个男宝宝,凑成一个好字,相信也有很多宝妈们听说孕前调理吃碱性钙片可以提高怀男宝宝的概率,那么碱性钙片到底是什么,服用后真的可以生男宝吗?首先我们先从营养成分来看,碱性天然钙的主要成分是乳矿物盐
用药指南

6支气管炎与过敏性咳嗽的区别 治咳枇杷合剂能和快克一起吃吗

治咳枇杷合剂能和快克一起吃吗过敏性咳嗽过敏性咳嗽又称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哮喘的一种特殊表现主要为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超过一个月常伴夜间或清晨发作性咳嗽痰少运动后加重临床无感染表现或经较长时间抗生素治疗无效用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可使咳嗽发作缓解往往有个人或家族过敏症.过敏
用药指南

7抗病毒口服液和连花清瘟片能一起吃吗 抗病毒口服液的成分有哪些

抗病毒口服液和连花清瘟片一般不能一起吃,否则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还可能影响病情的恢复,使用药物前需要咨询专业的医生。抗病毒口服液是一种中成药,药品类型为清热解毒剂,一般是由石菖蒲、广藿香、连翘、芦根、地黄、郁金、板蓝根、石膏等中药材组成
用药指南

8酒后几小时能吃感冒清热颗粒 有哪些注意事项?

酒后一般需要24小时至48小时才可以吃感冒清热颗粒。这是因为在这个时间段酒精才可以完全代谢掉。1.如果是在酒精没有代谢掉之前喝感冒清颗粒的话,酒精会与药物产生一定的相互作用。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恶心、昏厥、胃损伤等情况,所以在喝完酒之后一定的时间内是不能吃感冒清热颗粒的。
用药指南

9吡拉西坦片和安宫牛黄丸可以一起吃吗?

药物的药效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医生在开药的时候往往很喜欢把很多种不同的药搭配在一起,这样可以增强药物的药效,但有时并非如此,有可能会适得其反。那么,吡拉西坦片和安宫牛黄丸可以一起吃吗?吡拉西坦片的药代动力学是:口服本品后很快从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并透过血脑屏障到达脑和脑脊液,大脑皮层和嗅球的浓度较脑干中浓度更高。易通过胎盘屏障。口服后,30~45分钟血药浓度达到峰值,血浆蛋白结合率30%,半衰期
用药指南

10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副作用大吗 降压药怎么吃副作用最小?

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用药来控制病情,但降压药都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而且很多副作用与长期、大剂量应用有关,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副作用,是高血压专科医生和患者共同关心的问题。建议高血压患者了解一些降压药物的基本知识,学会正确用药方法,根据个人病情,选择最适
用药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