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酸痛可通过休息制动、冷敷热敷、药物缓解、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脚踝酸痛通常由运动损伤、慢性劳损、关节炎、痛风、韧带损伤等原因引起。
1、休息制动:
急性期需立即停止活动,使用护踝或弹性绷带固定关节,避免负重行走。选择平底鞋或助行器减轻压力,建议卧床时抬高患肢15厘米促进静脉回流。
2、冷敷热敷:
损伤48小时内每2小时冰敷15分钟,缓解肿胀疼痛。慢性疼痛可用40℃热毛巾外敷,每日3次促进血液循环。注意冰袋需包裹毛巾避免冻伤。
3、药物缓解: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可缓解炎症疼痛。痛风急性发作需服用秋水仙碱,关节炎患者可关节腔注射糖皮质激素。
4、康复训练:
恢复期进行踝泵运动、弹力带抗阻训练、平衡垫站立等锻炼。游泳和骑自行车有助于增强肌力,每日训练需控制在30分钟内。
5、手术治疗:
严重韧带撕裂需关节镜下行韧带修复术,陈旧性骨折畸形愈合可能需截骨矫形。术后需配合6-8周系统性康复治疗。
日常饮食需增加牛奶、深绿色蔬菜等钙质摄入,避免高嘌呤食物诱发痛风。运动前充分热身,选择缓冲性能好的运动鞋。慢性疼痛患者可每周进行2次温水泡脚,水中加入艾叶或红花促进血液循环。若持续疼痛超过2周或出现关节变形,需及时进行核磁共振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