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疼痛可能由激素波动、乳腺增生、乳腺炎、外伤或乳腺肿瘤等原因引起,多数情况与生理性因素相关。
1、激素波动:
月经周期中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变化是常见原因,多见于经前1-2周,表现为双侧乳房胀痛,随月经来潮缓解。妊娠期和哺乳期激素变化也可能导致乳房敏感,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可通过穿戴舒适内衣缓解。
2、乳腺增生:
乳腺组织对激素敏感性增高导致的良性病变,疼痛呈周期性且伴有结节感。可能与长期压力大、高脂饮食有关,建议通过超声检查确诊,轻症可通过热敷、减少咖啡因摄入改善。
3、乳腺炎:
哺乳期乳汁淤积或细菌感染引发的炎症,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可能伴随发热。需及时排空乳汁,医生可能建议头孢类抗生素如头孢氨苄,严重化脓需切开引流。
4、外伤因素:
乳房撞击或运动拉伤可能导致软组织损伤,疼痛为持续性刺痛,常伴有淤青。急性期可冷敷,48小时后热敷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剧烈运动直至疼痛消退。
5、乳腺肿瘤:
乳腺纤维腺瘤或恶性肿瘤早期通常无痛,但肿瘤增大压迫神经可能引发隐痛。若疼痛持续且伴有乳头溢液、皮肤凹陷,需尽快进行钼靶或核磁共振检查排除恶性病变。
日常建议选择无钢圈支撑内衣减少压迫,经期前限制盐分摄入减轻水肿。每周3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改善血液循环,适量补充维生素E每日15mg有助于缓解周期性疼痛。避免过度使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每月月经结束后3-5天可进行乳房自检,发现异常包块或疼痛持续2周以上应及时至乳腺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