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局部清洁护理、鼓膜修复手术、乳突根治术、生活干预。
1、药物治疗:
细菌感染是主要病因,需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常用口服抗生素包括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呋辛酯和左氧氟沙星。耳道脓性分泌物较多时可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等局部抗菌药物。合并真菌感染时需联用抗真菌药物,但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滥用抗生素。
2、局部清洁护理:
定期清理外耳道脓液是基础治疗。使用无菌棉签蘸取3%过氧化氢溶液轻柔擦拭耳道,保持耳道干燥。禁止自行挖耳或使用不洁工具,避免继发感染。洗澡时建议用耳塞防止污水进入,清洁后可用吹风机低温档距耳部20厘米吹干。
3、鼓膜修复手术:
适用于鼓膜穿孔长期不愈者。常见术式包括颞肌筋膜修补术和软骨膜移植术,通过移植自体组织封闭穿孔。术后需保持术耳干燥3个月,避免擤鼻和剧烈运动。手术能有效阻止反复感染并改善听力。
4、乳突根治术:
针对合并胆脂瘤或骨质破坏的严重病例。通过开放乳突气房彻底清除病灶,必要时行鼓室成形术重建听骨链。术后需定期换药观察,并发症包括面神经损伤和味觉障碍,但发生率低于5%。
5、生活干预:
增强免疫力是关键,建议保证优质蛋白摄入,每日食用鸡蛋、鱼肉等富含锌元素食物。避免吸烟及二手烟暴露,吸烟会加重咽鼓管功能障碍。鼻腔冲洗可减少鼻咽部病原体逆行感染,游泳时需佩戴专业防水耳塞。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应建立长期管理意识,每3个月复查耳内镜和纯音测听。急性发作期每日清洁耳道2次,缓解期每周2次预防性清洁。推荐进行游泳、瑜伽等增强体质的运动,但潜水和高空飞行需谨慎。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C,胡萝卜、猕猴桃等食物可促进黏膜修复。合并过敏性鼻炎者需同步控制鼻部症状,减少经咽鼓管逆行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