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糜烂并非疾病诊断术语,医学上称为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多数女性无需特殊处理,通过妇科检查可明确是否存在该现象。
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是雌激素作用下宫颈管内柱状上皮外移的表现,肉眼观察呈红色颗粒状。常见于青春期、妊娠期或口服避孕药女性。部分人群可能出现白带增多或接触性出血,但通常无其他不适症状。需注意的是,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等病理状态也可能表现为类似外观,需通过妇科检查鉴别。
妇科检查包括肉眼观察、宫颈细胞学检查及人乳头瘤病毒检测。若发现异常分泌物、反复接触性出血或合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需进一步行阴道镜检查。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本身无需治疗,但合并感染时可选择物理治疗如冷冻或激光。
保持规律妇科体检是预防宫颈病变的关键。建议21岁以上女性每3年进行一次宫颈细胞学筛查,30岁以上可联合人乳头瘤病毒检测。日常注意外阴清洁,避免过度阴道冲洗,同房时使用避孕套可降低感染风险。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或排液应及时就医,而非自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