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痔和外痔可通过发生位置、症状表现进行区分。内痔位于齿状线以上,通常表现为无痛性便血和脱出;外痔位于齿状线以下,常伴随疼痛、瘙痒及肛周肿块。
1、发生位置差异:
内痔起源于直肠黏膜下静脉丛,位于肛管齿状线以上,表面覆盖黏膜组织。外痔则发生于肛管齿状线以下的皮下静脉丛,表面为皮肤组织。通过肛门指检或肛门镜可直观判断,内痔需器械辅助观察,外痔可直接肉眼可见。
2、典型症状对比:
内痔早期以间歇性无痛便血为主,血液呈鲜红色附着于粪便表面,严重时痔核脱出需手动回纳。外痔主要表现为肛缘皮下血栓形成,出现紫红色硬结伴剧烈疼痛,或表现为肛周皮赘增生引起潮湿瘙痒。混合痔则兼具两者特征。
3、检查与处理原则:
肛门视诊可发现外痔肿块,直肠指检能触及内痔柔软包块。电子肠镜检查可排除其他肠道疾病。轻度内痔可通过饮食调节改善,外痔血栓需48小时内急诊处理。无论哪种类型,出现持续出血、嵌顿坏死均需及时就医。
日常需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增加全谷物、绿叶蔬菜等膳食纤维摄入,避免久坐久站。便后建议使用温水清洗肛门,练习提肛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急性期可选用清热解毒类中成药坐浴,但反复发作或影响生活质量时,应考虑硬化剂注射、胶圈套扎或手术切除等专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