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情况下胎位不正不建议顺产,但部分臀位或横位经评估后可尝试阴道分娩。胎位不正的处理方式主要有膝胸卧位矫正、外倒转术、剖宫产、阴道试产评估、分娩期体位调整。
1、膝胸卧位矫正:
妊娠30-32周发现的臀位或横位,可通过每日2次膝胸卧位练习促进胎位自然回转。孕妇跪卧使胸部贴近床面,臀部抬高保持15分钟,通过重力作用改变胎儿重心。该方法对经产妇效果更显著,需配合胎心监护排除脐带绕颈等禁忌症。
2、外倒转术:
妊娠36-37周由专业医师实施外倒转术,通过手法按压腹部推动胎儿转为头位。成功率约60%,需在超声监测下进行,术后需绑腹带固定胎位。存在胎盘早剥、胎膜早破等风险,瘢痕子宫孕妇禁用。
3、剖宫产:
完全臀位、足先露或横位孕38周后建议择期剖宫产,可避免产道梗阻、脐带脱垂等并发症。瘢痕子宫合并胎位不正、胎儿预估体重超过3500克或存在胎盘异常时,剖宫产为首选方案。
4、阴道试产评估:
单臀位且胎儿体重2500-3500克、骨盆条件良好时,经充分知情同意可谨慎尝试阴道分娩。需持续胎心监护,配备紧急剖宫产预案,第二产程需会阴侧切助产,新生儿科医师需在场监护。
5、分娩期体位调整:
产程中发现枕后位等异常胎方位时,可采用手膝位、侧卧位等改变母体姿势,利用重力协助胎头旋转。配合徒手旋转胎头术,约50%枕横位可转为枕前位完成自然分娩。
妊娠28周前发现的胎位不正多数可自行回转,建议每日左侧卧位休息避免仰卧位低血压。孕晚期可练习骨盆摇摆操增强腹肌弹性,补充足量钙镁元素预防宫缩乏力。分娩前需通过超声精确判断胎先露类型,由产科医师综合评估选择个体化分娩方案,出现规律宫缩或破水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