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甲减可通过左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定期监测TSH水平、调整碘摄入、心理疏导、产科联合管理等方式干预,通常由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碘缺乏、甲状腺手术史、垂体功能异常、药物因素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
左甲状腺素是妊娠期甲减的首选药物,需根据促甲状腺激素水平调整剂量,常用药物包括优甲乐、雷替斯、加衡。治疗期间每4-6周复查甲状腺功能,避免药物过量导致心悸或药物不足影响胎儿神经发育。
2、指标监测:
妊娠期TSH控制目标需分阶段调整,孕早期应维持在0.1-2.5mIU/L,孕中晚期2.5-3.0mIU/L。每月检测游离T4和TSH,产后6周需重新评估甲状腺功能。甲状腺抗体阳性者需更密切监测流产和早产风险。
3、营养干预:
每日碘摄入量需达到250μg,可通过食用碘盐、海带、紫菜补充。限制十字花科蔬菜摄入量,避免影响甲状腺素吸收。保证足量优质蛋白和硒元素摄入,适量进食巴西坚果、牡蛎等富硒食物。
4、心理支持:
妊娠合并甲减孕妇焦虑发生率显著增高,需进行产前心理评估。通过正念减压训练、孕妇团体辅导等方式改善情绪,降低妊娠高血压和产后抑郁风险。家属应参与疾病管理教育,减轻孕妇心理负担。
5、多科协作:
内分泌科与产科需建立联合随访机制,孕20周前每4周产检,后期每2周评估胎儿生长情况。对于TPO抗体阳性孕妇,需筛查妊娠糖尿病并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分娩后新生儿需立即进行足跟血甲状腺功能筛查。
妊娠期甲减管理需建立个性化膳食方案,每日保证鸡蛋、瘦肉等优质蛋白摄入,每周3次30分钟低强度运动如孕妇瑜伽。产后6个月仍需维持甲状腺功能监测,哺乳期药物剂量通常需下调20%-30%。注意避免与钙剂、铁剂同服影响左甲状腺素吸收,间隔至少4小时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