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炎可通过戒酒、营养支持、药物治疗、并发症管理和心理干预等方式治疗。酒精性肝炎通常由长期过量饮酒、营养不良、氧化应激、肠道菌群紊乱和遗传易感性等原因引起。
1、戒酒:
彻底戒酒是治疗酒精性肝炎的核心措施。酒精及其代谢产物乙醛可直接损伤肝细胞,持续饮酒会导致病情进展为肝硬化。戒酒后约6-12个月肝功能可明显改善,肝脂肪变性和炎症程度减轻。对于酒精依赖患者,建议在专业机构进行戒断治疗,必要时使用纳曲酮等药物辅助戒酒。
2、营养支持:
酒精性肝炎患者普遍存在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每日需保证1.2-1.5g/kg优质蛋白质摄入,如乳清蛋白、鱼肉、鸡蛋等,配合复合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D补充。严重营养不良者可短期使用肠内营养制剂,必要时通过静脉补充白蛋白和支链氨基酸。
3、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龙适用于重症酒精性肝炎合并肝性脑病患者,需严格评估感染风险。抗氧化剂如N-乙酰半胱氨酸可改善氧化应激状态,己酮可可碱能降低门静脉压力。保肝药物如水飞蓟宾、双环醇可辅助改善肝功能,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并发症管理:
针对腹水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并联合利尿剂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需及时使用头孢曲松等抗生素;肝性脑病需用乳果糖调节肠道菌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需内镜下止血,必要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5、心理干预:
认知行为疗法可帮助患者建立戒酒动机,团体心理治疗能改善社交支持系统。家庭治疗有助于修复因酗酒受损的家庭关系,必要时联合抗焦虑药物如舍曲林治疗共病情绪障碍。建议定期参加匿名戒酒会等康复项目。
酒精性肝炎患者需建立低脂高蛋白饮食模式,每日分5-6餐进食,避免生冷刺激食物。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改善代谢,但肝功能异常者需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肝功能、凝血功能和腹部超声,戒酒6个月后建议行肝弹性检测评估纤维化程度。合并肝硬化者需每6个月进行肝癌筛查,包括甲胎蛋白检测和肝脏影像学检查。家庭成员应参与患者的长期康复管理,共同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