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脱发通常在18-25岁开始显现,男性更易在青春期后出现,女性可能推迟至30岁左右。
男性遗传性脱发的特点:
男性患者多表现为前额发际线后移或头顶毛发稀疏,与体内双氢睾酮水平升高直接相关。典型进程分为七期,初期可见额角毛发变细软,随年龄增长逐渐形成M型秃顶。早期干预可延缓进展,需注意避免过度烫染、熬夜等诱发因素。
女性遗传性脱发的特点:
女性多表现为头顶毛发整体稀疏,较少出现发际线后退。受激素波动影响,产后或更年期可能加速脱发进程。日常建议选择宽齿梳减少牵拉,避免高马尾等紧绷发型。适当补充铁元素和维生素B族有助于维持毛囊健康。
遗传性脱发需长期综合管理,建议每日轻柔按摩头皮促进血液循环,选择无硅油洗发产品减少毛囊堵塞。饮食注意摄入富含蛋白质的豆制品、深海鱼类,限制高糖高脂食物。适度进行快走、瑜伽等有氧运动调节内分泌,避免精神压力过大。若脱发量持续超过100根/日或伴随头皮异常,需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