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后根肿痛可能由智齿萌出、饮食刺激、口腔卫生不良、牙龈炎、根尖周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冷敷、调整饮食、消炎止痛药、口腔清洁、专业拔牙等方式缓解。
1、智齿萌出:第三磨牙萌出过程中可能挤压邻牙或引发冠周炎,导致局部红肿热痛。建议使用生理盐水漱口,避免触碰肿胀区域。智齿位置不正或反复发炎时需口腔外科评估拔除。
2、饮食刺激:过量摄入辛辣、油炸食物可能诱发局部充血水肿。减少辣椒、酒精、坚果等刺激性食物摄入,增加冬瓜、梨子、绿豆等清热食材。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1500-2000毫升。
3、口腔卫生:牙菌斑堆积易引发牙龈炎症反应。采用巴氏刷牙法每日清洁两次,配合牙线清理牙缝。含氯己定漱口水可辅助控制细菌繁殖,但连续使用不宜超过一周。
4、牙龈炎症:慢性牙龈炎可能因牙结石刺激导致局部肿胀。可能与牙菌斑堆积、糖尿病控制不佳等因素有关,常伴随刷牙出血、口臭等症状。超声洁治可清除牙结石,必要时使用甲硝唑、阿莫西林等药物控制感染。
5、根尖病变:龋齿未及时治疗可能发展成根尖周炎。可能与细菌感染、牙齿外伤等因素有关,典型表现为咬合痛、自发痛。需进行根管治疗清除感染源,严重者需行根尖切除术或拔牙。
日常可饮用金银花茶、菊花茶等具有消炎作用的饮品,避免用患侧咀嚼硬物。坚持使用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若出现持续剧烈疼痛、面部肿胀或发热,需立即就诊排除颌面部间隙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