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漏多数情况下不能自愈,需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耳漏通常由外耳道炎、中耳炎或鼓膜穿孔等疾病引起,放任不管可能加重感染或引发听力下降。
一、常见病因及对应处理:
外耳道炎导致的耳漏多与细菌或真菌感染有关,表现为耳道瘙痒、黄色分泌物。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掏耳,医生可能开具抗生素滴耳液。中耳炎常伴随耳痛、发热,儿童多见,急性期需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慢性反复发作者可能需鼓膜置管术。鼓膜穿孔引起的耳漏可见透明或血性液体,小穿孔可能自愈,大穿孔需手术修补。
二、日常护理注意事项:
出现耳漏时应避免游泳、淋浴进水,用干净棉球轻柔吸收分泌物。勿自行使用滴耳药物或偏方,错误操作可能将感染推向深部。饮食宜清淡,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睡眠时患耳朝上,避免压迫。
耳漏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眩晕、面瘫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愈后恢复期可进行耳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避免长时间佩戴耳机。儿童患者需定期复查听力,防止渗出性中耳炎导致语言发育迟缓。老年人反复耳漏需排查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控制血糖有助于减少感染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