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手术后化疗次数需根据肿瘤分期、病理类型及患者身体状况决定,通常需要4-8个周期。
1、早期胃癌I期:
肿瘤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且无淋巴结转移时,术后可能无需化疗。若存在高危因素如低分化、脉管侵犯等,医生可能建议辅助化疗2-4个周期以降低复发风险。此类患者需定期复查胃镜和肿瘤标志物,日常注意饮食清淡易消化,避免腌制、烧烤类食物。
2、局部进展期胃癌II-III期:
肿瘤侵犯肌层或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时,标准方案为术后辅助化疗6-8个周期。常用方案包含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或紫杉醇类联合卡培他滨等。化疗期间可能出现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需监测血常规并配合止吐治疗。此类患者需加强营养支持,优先选择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蛋羹,必要时补充肠内营养剂。
3、晚期胃癌IV期:
存在远处转移的患者以姑息性化疗为主,周期数根据疗效和耐受性动态调整。若一线方案有效可能持续6个月以上,二线方案多采用伊立替康或雷莫芦单抗等靶向药物。治疗期间需关注腹水、疼痛等并发症,通过腹带压迫、阶梯镇痛改善生活质量。
术后化疗期间建议每周检测血常规,每2周期评估CT检查。饮食上采用少食多餐原则,每日5-6餐,以软烂面条、蒸南瓜等低纤维食物为主。康复期可进行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每周3次每次30分钟。心理方面可通过正念冥想缓解焦虑,家属需观察患者情绪变化,避免使用刺激性语言。若出现持续发热、呕血或剧烈腹痛需立即返院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