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量异常可通过超声测量、宫高腹围评估、胎动监测、阴道液体观察、医学检查等方式判断。
1、超声测量:
羊水指数AFI和最大羊水池深度MVP是超声评估羊水量的金标准。AFI正常值为8-24cm,MVP正常范围为2-8cm。妊娠晚期AFI≤5cm或MVP≤2cm可诊断为羊水过少,需结合胎心监护排除胎儿窘迫。
2、宫高腹围:
连续产检发现宫高增长停滞或腹围小于孕周标准时提示羊水不足。孕20周后宫高与孕周数基本吻合,若差值超过3cm需超声验证。该方法需排除孕妇体型差异因素。
3、胎动异常:
羊水过少时胎儿活动空间受限,可能出现胎动减少或动作幅度减弱。建议每日固定时间监测胎动,2小时内少于10次或较平日减少50%需就医。胎动消失超过12小时属紧急情况。
4、液体渗漏:
持续性阴道流液需警惕胎膜早破导致的羊水流失。可用pH试纸检测,羊水呈碱性pH>6.5会变蓝绿色。但需与尿液、分泌物鉴别,最终需由医生进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检测确诊。
5、医学评估:
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患者需加强监测。羊水过少可能与胎盘功能减退、胎儿泌尿系统畸形有关,需通过胎儿生物物理评分、脐血流Doppler等评估胎儿状况。确诊后需根据孕周选择补液治疗或终止妊娠。
孕妇应保持每日2000ml饮水量,适量摄取椰子水、低糖豆浆等饮品。避免长时间仰卧,建议左侧卧位改善胎盘血流。每周3次30分钟孕妇操或散步可促进血液循环。出现阴道流液、腹痛或胎动异常时需立即就诊,妊娠28周后建议每周进行胎心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