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肥胖症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行为干预、药物治疗、代谢手术等方式治疗。儿童肥胖症通常由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内分泌失调、心理社会因素等原因引起。
1、饮食调整:
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比例。每日保证500克蔬菜水果,用全谷物替代精制米面,选择低脂乳制品。避免含糖饮料,用白开水或无糖茶饮替代。建立规律的三餐时间,控制零食摄入频率。
2、运动干预:
每天保证60分钟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如快走、游泳、球类运动。减少静态活动时间,屏幕时间控制在2小时内。家庭共同参与运动,培养运动兴趣。运动强度应循序渐进,避免剧烈运动造成损伤。
3、行为矫正:
建立饮食和运动日记,记录每日摄入与消耗。采用正强化方式鼓励健康行为,避免体形羞辱。改善睡眠质量,保证学龄儿童每天9-11小时睡眠。家长需以身作则,营造健康家庭环境。
4、药物辅助:
奥利司他、利拉鲁肽、二甲双胍等药物可用于特定情况。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循医嘱,适用于BMI≥95百分位且合并代谢异常的患儿。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指标和生化指标,评估药物疗效与安全性。
5、手术治疗:
袖状胃切除术和胃旁路手术适用于极端肥胖病例。手术指征为BMI≥35合并严重并发症,或BMI≥40持续增长。术前需全面评估心理社会适应能力,术后需终身营养监测和维生素补充。
儿童期肥胖管理需要家庭-学校-医疗机构三方协作,建立个性化干预方案。饮食控制需保证生长发育所需营养,运动计划应符合儿童兴趣特点。定期监测身高体重变化,关注心理健康状态。对于继发性肥胖需排查甲状腺功能减退、库欣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持续的生活方式干预是预防反弹的关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