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肝病是否严重需结合具体病因和病情进展判断。多数情况下早期发现并干预可有效控制,但若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则预后较差。
一、常见病因与对应严重程度:
病毒性肝炎导致的弥漫性肝病需长期抗病毒治疗,乙肝患者规范用药后纤维化程度可逆转。酒精性肝病在戒酒基础上配合保肝治疗,早期脂肪肝基本可完全恢复。自身免疫性肝病需持续使用免疫抑制剂,病情易反复但多数不影响生存期。药物性肝损伤及时停药后通常预后良好,但部分患者会遗留纤维化。
二、病情分期与典型表现:
轻度阶段仅表现为转氨酶轻度升高,超声显示肝实质回声增粗。中度进展时出现门静脉高压征兆,如脾脏肿大、血小板减少。晚期典型表现为腹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功能检测白蛋白低于30g/L,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肝癌发生时可触及质硬肿块,甲胎蛋白显著升高。
三、关键治疗措施:
病因治疗是核心环节,乙肝患者需坚持服用恩替卡韦等核苷类药物,丙肝患者采用索磷布韦联合方案。保肝药物如双环醇、水飞蓟宾适用于各类肝损伤。肝硬化失代偿期需输注白蛋白改善低蛋白血症,必要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肝移植是终末期患者的根治手段,术后需终身服用他克莫司等抗排异药物
患者应严格戒酒并控制体重,每日蛋白质摄入量维持在1.2-1.5g/kg体重。有食管静脉曲张者避免进食粗糙食物,出现嗜睡等肝性脑病前兆时需限制蛋白质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但肝硬化患者需避免增加腹压的运动。定期监测肝功能、肝脏弹性检测和甲胎蛋白,乙肝患者每3个月复查病毒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