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会影响月经。多数患者会出现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周期缩短等症状,具体表现与肌瘤位置、大小及数量密切相关。
1、黏膜下肌瘤对月经的影响:
生长在子宫内膜下的肌瘤会直接增大宫腔面积,干扰子宫内膜正常脱落。典型症状为突发性经血暴增,严重者可出现贫血,部分患者经期可能延长至10天以上。此类肌瘤即使体积较小如2-3厘米也可能引发显著出血,需通过超声检查明确诊断。
2、肌壁间肌瘤的月经变化:
位于子宫肌层的肌瘤若向宫腔方向生长,会压迫子宫内膜血管网。常见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至20天左右,经期前出现褐色分泌物,经血中可见暗红色血块。当肌瘤直径超过5厘米时,可能伴随下腹坠胀感,这种类型约占临床病例的60%。
3、浆膜下肌瘤的特殊情况:
向外突出的肌瘤通常对月经影响较小,但当肌瘤扭转或体积过大压迫膀胱时,可能引发非经期出血。约15%患者会出现月经紊乱与尿频并存的症状,需通过盆腔核磁共振鉴别是否发生肌瘤变性。
建议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八段锦、游泳等改善盆腔血液循环,每周3-4次,每次30分钟为宜。饮食可增加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预防贫血,限制蜂王浆、雪蛤等含雌激素食品摄入。月经期间使用智能暖宫贴维持腹部温度在40℃左右,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出血。定期妇科超声监测肌瘤生长速度,若半年内增长超过原体积50%或血红蛋白低于80g/L需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