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体温超过37.5℃属于发热。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正常体温范围较成人略高,但持续超过此阈值需警惕病理状态。
1、发热的生理性因素:
环境温度过高、包裹过厚或剧烈哭闹可能导致暂时性体温升高。这类发热通常不超过38℃,解除诱因后30分钟内可自行缓解。监测时应选择腋下测温,避免使用耳温枪或额温枪,因新生儿外耳道狭窄及额头汗腺未发育完全易导致误差。
2、发热的病理性因素:
体温持续高于37.8℃可能与感染、脱水或代谢异常有关。新生儿免疫系统薄弱,细菌性感染常见于脐炎、肺炎或尿路感染,病毒性感染多表现为呼吸道或肠道症状。若伴随拒奶、嗜睡或皮肤花纹等表现,需立即就医排查脓毒症等重症。
日常护理需保持室温24-26℃,穿着纯棉单衣,每2小时监测体温。哺乳期母亲应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母乳喂养可增强新生儿免疫力。出现发热时优先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拭颈部、腹股沟等大血管处,禁止使用酒精或冰敷。若体温持续不降或伴随异常症状,需在儿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血常规、CRP等检测,必要时住院观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