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女性外阴小瘤需明确诊断后用药,常见治疗药物有氟尿嘧啶软膏、咪喹莫特乳膏、干扰素凝胶等。外阴小瘤可能由尖锐湿疣、外阴上皮内瘤变、皮脂腺囊肿等疾病引起,需根据病因选择药物。
1、尖锐湿疣: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表现为外阴菜花样赘生物。除上述局部用药外,可配合口服转移因子胶囊调节免疫。避免搔抓防止扩散,伴侣需同步筛查。
2、外阴上皮内瘤变:
癌前病变需病理确诊,轻中度可用咪喹莫特诱导局部免疫反应,重度需手术切除。常伴外阴瘙痒、色素沉着,需定期复查排除恶变。
3、皮脂腺囊肿:
腺体堵塞形成的良性肿物,合并感染时出现红肿疼痛。未感染可观察,感染期涂抹莫匹罗星软膏,较大囊肿需门诊切开引流。
4、软纤维瘤:
更年期激素变化导致的皮肤赘生物,通常无需用药。影响生活时可冷冻或激光去除,避免自行剪除引发感染。
5、前庭大腺囊肿:
腺管阻塞形成的囊性肿物,继发感染时形成脓肿。急性期需头孢克洛抗感染,慢性反复发作建议造口术根治。
更年期女性外阴护理需每日清水清洗,选择棉质透气内裤。饮食增加大豆制品补充植物雌激素,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当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出现肿物增大、破溃出血或持续疼痛应及时妇科就诊。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心态有助于平稳度过更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