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的药物治疗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常用药物包括抗心律失常药、抗凝药和控制心室率药物。
1、抗心律失常药物:
普罗帕酮和胺碘酮是常见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适用于转复窦性心律或维持窦性心律。普罗帕酮适用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胺碘酮适用于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使用过程中需监测心电图和甲状腺功能。
2、抗凝治疗:
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如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可降低血栓栓塞风险。华法林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新型口服抗凝药无需常规监测但需评估肾功能。抗凝治疗需根据患者出血风险个体化调整。
3、控制心室率药物: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钙拮抗剂如地尔硫卓可有效控制心室率。地高辛适用于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室率控制。使用过程中需监测心率和血压变化。
房颤患者应定期监测心率和心律变化,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宜清淡低盐,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避免剧烈运动。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遵医嘱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和心电图。出现心悸加重、胸痛或晕厥等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