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角胶是由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角经熬制浓缩而成的固体胶块,主要成分包括骨胶原、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
1、原料来源:
鹿角胶的原料为鹿科动物脱落的角或锯茸后的角基。梅花鹿角质地细腻,马鹿角相对粗壮,两者均需在春季角骨化前采集,经去毛、清洗、浸泡等预处理后备用。传统要求使用自然脱落的角,现代养殖条件下也可采用人工锯茸的角基。
2、熬制工艺:
将处理后的鹿角锯成小段,通过反复煎煮提取胶质。传统工艺需文火熬煮72小时以上,期间不断补充水分并撇去浮沫,待角质完全软化后过滤浓缩。现代工业化生产采用减压浓缩技术,在保留有效成分的同时缩短加工时间至24-48小时。
3、成分构成:
鹿角胶含18种氨基酸,其中甘氨酸、脯氨酸、羟脯氨酸占总氨基酸的60%以上,这些是构成骨胶原的主要成分。另含钙、磷、镁等矿物质,以及硫酸软骨素、透明质酸等活性物质,其蛋白质含量可达80%-85%。
4、质量控制:
优质鹿角胶呈半透明红棕色,质地脆硬易碎,断面光滑无气泡。2015版中国药典规定其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5%,灰分不超过3%,重金属含量需符合药用辅料标准。伪品多用牛皮胶或明胶冒充,可通过红外光谱鉴别。
5、应用范围:
作为中药辅料,鹿角胶广泛用于膏方制备,具有温补肝肾、益精养血之效。现代研究显示其提取物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临床常用于骨质疏松辅助治疗。需注意的是,阴虚火旺者慎用,服用期间忌食萝卜、浓茶。
鹿角胶作为传统动物药,建议选择正规药店购买有批准文号的产品。日常保存需密封防潮,若出现霉变或酸败气味应停止使用。服用时可搭配黑芝麻、核桃仁等食材增强吸收,但需在中医师指导下根据体质调整用法。对于需要长期服用的人群,建议每3个月复查肝肾功能,避免过量摄入引发代谢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