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类风湿关节炎在中医理论中主要由肝肾亏虚、气血不足、风寒湿邪侵袭、痰瘀互结、情志失调等因素引起。
1、肝肾亏虚:
中医认为“肝主筋,肾主骨”,老年人肝肾精气渐衰,筋骨失养,易导致关节变形疼痛。肝肾亏虚者常伴腰膝酸软、耳鸣目眩,治疗需注重补益肝肾,可选用熟地黄、山茱萸等药材,配合艾灸肾俞、肝俞等穴位。
2、气血不足:
年老气血生化乏源,经脉失于濡养,表现为关节隐痛、活动无力。此类患者多见面色苍白、气短乏力,可通过黄芪、当归等补气养血药物调理,辅以八段锦等柔缓运动促进气血运行。
3、风寒湿邪:
外感风寒湿邪是诱发关节肿痛的重要因素,表现为遇冷加重、晨僵明显。中医采用祛风除湿法,常用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花椒水熏洗、雷火灸等外治法驱散邪气。
4、痰瘀互结:
病程迁延者多见痰瘀阻滞经络,关节出现固定刺痛、畸形结节。治疗需活血化瘀、化痰通络,可选用桃仁、红花配合白芥子等药物,结合刺络拔罐改善局部微循环。
5、情志失调:
长期忧思恼怒易致肝气郁结,气滞则血瘀,加重关节症状。此类患者需配合疏肝解郁治疗,常用柴胡疏肝散,同时通过五音疗法调节情绪,避免情志过极。
中医强调“三分治七分养”,老年患者日常需注意关节保暖,避免居住潮湿环境。饮食宜选用黑豆、核桃等补肾食材,配合山药粥健脾益气。适度练习太极拳、八段锦可通利关节,但需避免过度负重活动。情志调摄方面建议培养书法、园艺等舒缓爱好,保持心境平和。病情急性发作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综合运用中药、针灸等疗法,切勿自行滥用祛风湿药以免损伤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