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贫血可通过硫酸亚铁、琥珀酸亚铁、叶酸等药物改善。贫血治疗需结合病因,常见原因包括铁缺乏、维生素B12不足、慢性疾病等。
1、铁剂补充:
铁缺乏是老年人贫血最常见原因,硫酸亚铁和琥珀酸亚铁是常用补铁药物。铁剂能促进血红蛋白合成,改善缺铁性贫血引起的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服用时需注意避免与钙剂、浓茶同服,可能影响吸收。长期使用需监测血清铁蛋白水平,防止铁过量。
2、维生素补充:
叶酸和维生素B12适用于巨幼细胞性贫血。维生素B12缺乏常见于萎缩性胃炎患者,需肌注甲钴胺治疗。叶酸可用于营养不良或吸收障碍导致的贫血,与维生素B12联用效果更佳。这类贫血可能伴随舌炎、神经系统症状,需定期检测血象。
3、促红细胞生成素: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适用于慢性肾病引起的贫血。该药物能刺激骨髓造血功能,改善肾性贫血的疲劳、气短表现。使用期间需监测血压和血红蛋白水平,可能增加血栓风险。通常与铁剂联合使用效果更好。
4、病因治疗:
慢性炎症、肿瘤等疾病导致的贫血需针对原发病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可能改善炎症性贫血,但消化道出血风险需警惕。恶性肿瘤相关贫血在控制肿瘤进展后可能缓解,必要时需输血支持。
5、中药调理:
当归补血汤、八珍汤等中药方剂可辅助改善气血两虚型贫血。中药治疗需辨证施治,适用于轻度贫血或配合西药使用。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老年人贫血患者应保证红肉、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等富含铁和维生素的饮食摄入。适度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定期监测血常规指标,避免自行长期服用补血药物。出现心悸、头晕加重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消化道出血等潜在病因。日常烹饪可使用铁锅,避免浓茶、咖啡影响铁吸收,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改善贫血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