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烧心可通过胃镜检查、食管pH监测、上消化道造影、幽门螺杆菌检测、血常规等方式排查病因。烧心可能与胃食管反流、食管炎、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因素有关。
1、胃镜检查:
胃镜能直观观察食管、胃及十二指肠黏膜病变,是诊断反流性食管炎和Barrett食管的金标准。检查前需禁食8小时,过程中可能需取活检组织送病理分析。胃镜可明确黏膜糜烂、溃疡或肿瘤性病变,对长期烧心患者具有不可替代的诊断价值。
2、食管pH监测:
通过鼻腔置入微型pH传感器,连续24小时记录食管酸暴露情况。当酸反流事件次数超过50次或总酸暴露时间超过4.2%时,可确诊病理性胃食管反流。该检查能区分生理性反流与病理性反流,对非糜烂性反流病的诊断尤为重要。
3、上消化道造影:
患者吞服钡剂后在X光下观察食道蠕动功能及解剖结构异常。可检出食管裂孔疝、贲门失弛缓症等结构性病变,典型表现为钡剂反流或食管扩张。检查前需空腹6小时,但敏感度低于胃镜,多作为补充检查手段。
4、幽门螺杆菌检测:
采用碳13呼气试验或粪便抗原检测判断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该菌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高度相关,阳性患者需根除治疗。呼气试验前需停用抗生素4周、PPI类药物2周,检测结果准确率达95%以上。
5、血常规检查:
通过血红蛋白水平判断是否合并消化道出血,白细胞计数可提示感染或炎症状态。长期烧心伴贫血者需警惕食管炎或胃癌可能,嗜酸性粒细胞增高需考虑嗜酸性食管炎等特殊类型疾病。
日常建议避免高脂饮食、咖啡因及辛辣食物,用餐后保持直立位2小时。规律进行散步、瑜伽等低强度运动促进胃肠蠕动,睡眠时抬高床头15-20厘米。若调整生活方式后症状持续,或出现吞咽困难、体重下降等报警症状,需及时复查胃镜排除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