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龋齿可能由牙釉质发育不全、高糖饮食、口腔清洁不足、变形链球菌感染、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窝沟封闭、氟化物治疗、树脂充填、乳牙冠修复、根管治疗等方式干预。
1、白垩色斑块:
早期龋齿表现为牙面出现白垩色斑块,这是牙釉质脱矿的首发征象。斑块多出现在磨牙咬合面或邻面,质地粗糙,失去正常釉质光泽。日常可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每季度接受专业涂氟处理,限制餐间甜食摄入。
2、褐色凹陷:
龋损进展后形成褐色或黑色点隙窝沟,探诊时可发现明显龋洞。病变区常卡塞食物残渣,冷热刺激敏感。建议采用树脂复合材料充填,深龋需先垫底保护牙髓。配合使用牙线清洁邻面,餐后漱口减少酸性环境持续。
3、牙体缺损:
中重度龋坏导致牙冠大面积缺损,边缘呈不规则虫蚀状,可能暴露淡黄色牙本质层。缺损牙体易发生劈裂,咀嚼功能下降。此时需进行乳牙不锈钢冠修复,严重者需预成冠修复。每日使用含氟漱口水,避免用患侧咀嚼硬物。
4、自发疼痛:
龋齿侵及牙髓时出现夜间自发痛,冷热刺激加剧,可能伴有牙龈肿胀。X线片显示根尖周低密度影。需进行乳牙根管治疗,配合头孢克洛、甲硝唑等药物控制感染。治疗期间建议流质饮食,避免温度刺激。
5、残根残冠:
晚期龋齿仅残留黑色牙根,常伴有口臭和淋巴结肿大。残根可能影响恒牙胚发育,需评估后拔除或间隙保持。全麻下治疗时可采用氧化锌丁香酚暂封,后续佩戴空间维持器。
预防儿童龋齿需建立每日两次巴氏刷牙习惯,使用豌豆大小含氟牙膏。饮食上增加奶酪、坚果等富含钙磷食物,减少黏性糖果摄入。每3-6个月进行专业口腔检查,3岁起可实施窝沟封闭。发现牙齿颜色改变或进食疼痛应及时就诊,避免延误治疗导致恒牙发育异常。乳磨牙龋坏可能影响颌骨发育,需重视早期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