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灰指甲时需进行真菌镜检、真菌培养、甲组织病理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测和伍德灯检查。灰指甲医学上称为甲真菌病,是由皮肤癣菌、酵母菌等真菌感染引起的甲板或甲下组织病变。
1、真菌镜检
取病甲碎屑置于载玻片上,加入氢氧化钾溶液溶解角质后显微镜观察。该方法能快速发现菌丝或孢子,但无法确定具体菌种。检查前24小时应避免使用抗真菌药物,采样时需刮取足够量的甲屑以提高阳性率。
2、真菌培养
将甲屑接种于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在25-30℃环境下培养2-4周。该方法可鉴定致病菌种类并指导用药,但培养周期较长且阳性率受采样质量影响。对于顽固病例建议同时进行多次培养。
3、甲组织病理学
通过甲板钻孔或甲床活检获取组织标本,经PAS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真菌结构。该检查适用于镜检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的病例,能明确真菌是否侵入甲板深层,但属于有创操作。
4、分子生物学检测
采用PCR技术扩增真菌DNA片段进行菌种鉴定,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可检测微量真菌核酸。适用于传统方法检测失败或需要快速确诊的情况,但检测成本较高。
5、伍德灯检查
在波长365nm紫外线灯下观察病甲荧光反应。部分真菌感染会出现黄绿色荧光,但该方法特异性较低,仅能作为辅助筛查手段。检查前需清洁甲面并避免使用外用药物干扰。
确诊灰指甲后应保持足部干燥通风,避免与他人共用指甲剪等物品。治疗期间定期复查真菌学指标,联合外用阿莫罗芬搽剂与口服特比萘芬等药物时需监测肝功能。选择透气性好的鞋袜,公共浴室建议穿着防滑拖鞋以预防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