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挫伤多数情况下可以完全恢复,恢复程度主要取决于损伤部位、严重程度和治疗及时性。
1、角膜损伤:
角膜挫伤常见于异物撞击或擦伤,表现为畏光、流泪和视物模糊。轻度角膜上皮缺损通常3-5天自愈,医生可能开具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促进修复。若损伤达基质层需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严重角膜裂伤需手术缝合。
2、前房积血:
虹膜血管破裂会导致前房积血,可见瞳孔区液平面。早期需半卧位休息,应用氨甲环酸片止血,配合布林佐胺滴眼液控制眼压。积血吸收后需复查房角镜,排除继发性青光眼风险。
3、晶状体脱位:
严重外力可导致晶状体半脱位或全脱位,表现为单眼复视或视力骤降。部分脱位可通过佩戴特殊眼镜矫正,完全脱位需行晶状体切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需避免剧烈运动。
4、视网膜震荡:
外力传导至视网膜会引起黄斑水肿,表现为中心视力下降。急性期可用甲泼尼龙片减轻水肿,配合羟苯磺酸钙改善微循环。多数患者1-2个月视力逐步恢复,但严重者可能遗留永久性视敏度下降。
5、视神经损伤:
眶尖部挫伤可能导致视神经管骨折压迫视神经,需急诊行视神经管减压术。术后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但视力恢复程度与初始损伤程度密切相关,部分患者可能遗留视野缺损。
眼睛挫伤后需严格避免揉眼、剧烈运动及游泳,佩戴防护眼镜3个月。饮食应增加蓝莓、胡萝卜等富含花青素和维生素A的食物,促进视网膜修复。恢复期间每2周复查视力、眼压和眼底,若出现突发眼痛或视力变化需立即就诊。睡眠时抬高床头15度有助于减轻眶周水肿,同时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屏幕造成视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