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肾镜取石术是通过皮肤穿刺建立通道,利用内镜技术粉碎并取出肾结石的微创手术方式,主要适用于直径大于2厘米的肾结石或复杂鹿角形结石。
1、手术原理:
在超声或X线引导下,经腰部皮肤穿刺建立直径约5-10毫米的工作通道,将肾镜经通道置入肾脏集合系统,通过激光或气压弹道等能量设备粉碎结石,配合取石钳或负压吸引清除碎石。该技术可避免传统开放手术的大切口创伤。
2、适应症:
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肾盂或肾盏结石,尤其对解剖异常合并结石、孤立肾结石、肥胖患者更具优势。直径超过2厘米的结石、硬度较高的胱氨酸结石、合并感染的结石均为明确适应症。
3、术前准备:
需完善泌尿系CT三维重建明确结石位置,评估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术前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通过膀胱镜留置输尿管导管建立人工肾积水,便于术中定位穿刺目标肾盏。
4、技术要点:
精准穿刺中下组肾盏是关键,需避开胸膜和肠管。术中采用灌注泵维持视野清晰,根据结石成分选择钬激光或超声碎石。对于多发结石可采用多通道技术,但需控制手术时间在90分钟内。
5、术后管理:
常规留置肾造瘘管5-7天,监测血红蛋白变化。术后可能出现发热、出血等并发症,需及时处理。结石清除率可达85%以上,残余结石可配合体外冲击波碎石辅助排出。
术后应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3000毫升,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坚果摄入,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根据结石成分分析结果,尿酸结石患者可碱化尿液,感染性结石需长期抑菌治疗。建议术后1个月复查CT评估无石状态,建立个体化预防方案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