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静脉炎可以治愈。该病通过规范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多数患者能够恢复血管健康,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坚持治疗。
1、急性期治疗与症状控制:
急性期主要表现为患肢红肿、疼痛、皮温升高,可能伴有条索状硬结。治疗以抗凝药物为主,常用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同时配合非甾体抗炎药缓解局部炎症反应,严重者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并抬高患肢,避免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
2、慢性期管理与并发症预防:
进入慢性期后需长期穿着医用弹力袜,压力梯度建议选择20-30mmHg。每3-6个月复查血管超声,监测血栓机化情况。若发展为血栓后综合征,可能出现皮肤色素沉着、脂性硬皮病等改变,此时需加强皮肤护理,使用尿素软膏改善角质增生。合并静脉性溃疡时需进行创面清创,配合泡沫硬化剂治疗或静脉腔内射频闭合术。
日常应避免久站久坐,每小时活动下肢促进回流。饮食选择高纤维食物预防便秘,严格控制血压血糖。戒烟限酒,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ml。适宜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非负重运动,运动时穿戴二级压力弹力袜。若出现呼吸困难、咯血等肺栓塞症状,或下肢肿胀突然加重,需立即就医。保持乐观心态,约80%患者在规范治疗1年内症状可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