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衰竭能否治愈需根据具体类型和分期判断,早期干预可显著提高生存率。
一、急性肝衰竭的治疗前景:
急性肝衰竭起病急骤但部分病例可逆转。病毒性肝炎、药物中毒等病因明确者,通过人工肝支持系统清除毒素,配合保肝药物如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等治疗,约30%-50%患者肝功能可逐渐恢复。需密切监测凝血功能与意识状态,若48小时内无改善需评估肝移植指征。
二、慢性肝衰竭的分期管理:
代偿期患者通过抗病毒治疗如恩替卡韦、利尿剂控制腹水,限制蛋白质摄入预防肝性脑病,五年生存率可达60%以上。失代偿期出现黄疸、腹水或消化道出血时,需联合人血白蛋白输注和血管活性药物,此时肝移植是唯一根治手段。合并肝肾综合征者预后较差,生存期通常不超过12个月。
日常需严格禁酒并控制钠盐摄入,每日测量体重和腹围变化。优质蛋白饮食以豆制品和鱼类为主,避免坚硬食物划伤曲张静脉。出现嗜睡或性格改变应立即就医。适度进行床边脚踏车训练可预防肌肉萎缩,但需避免剧烈运动诱发消化道出血。心理支持对缓解患者焦虑至关重要,家属应学习肝性脑病早期识别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