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乳头炎和肛窦炎可通过发病部位、病理特征、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手段等方面区分。
1、发病部位:
肛乳头炎发生在齿状线附近的肛乳头组织,属于肛门直肠交界处的增生性病变;肛窦炎则局限于肛窦部位,即齿状线上方凹陷的黏膜隐窝,多由肛腺感染引发。
2、病理特征:
肛乳头炎表现为肛乳头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肥大,形成灰白色息肉样突起;肛窦炎主要为肛窦黏膜充血水肿,伴脓性分泌物积聚,严重时可形成肛周脓肿。
3、临床表现:
肛乳头炎常见肛门异物感、排便时肿物脱出,偶有便后出血;肛窦炎典型症状为肛门灼痛、排便时加剧,可能伴随肛周潮湿瘙痒及黏液分泌。
4、诊断方法:
肛乳头炎通过肛门镜可见明显乳头状突起,触诊质地较硬;肛窦炎需借助肛门镜观察肛窦红肿,挤压可见脓液溢出,必要时行肛周超声检查。
5、治疗手段:
肛乳头炎无症状可观察,体积较大者行肛乳头切除术;肛窦炎急性期需抗生素如头孢克肟、甲硝唑控制感染,慢性反复发作考虑肛窦切开引流术。
日常需保持肛门清洁干燥,便后温水坐浴15分钟;饮食增加燕麦、火龙果等膳食纤维摄入,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度进行提肛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出现持续疼痛或发热应及时就医复查。两种疾病均需避免久坐久站,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减少局部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