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包括血压升高、蛋白尿、水肿、头痛及视力模糊等,严重者可出现抽搐或昏迷。
1、血压升高:妊娠期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需间隔4小时以上两次测量确认。血压波动可能伴随晨起头晕、面部潮红等非特异性症状,家庭血压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异常。
2、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300mg或尿蛋白/肌酐比值≥0.3提示肾脏损伤。孕妇可能出现尿液泡沫增多现象,但需与生理性蛋白尿鉴别,随机尿检可能出现假阳性。
3、水肿:特征性表现为凹陷性水肿,多从踝部向上蔓延至小腿甚至全身。需区分生理性水肿,病理性水肿往往晨起不消退且伴体重骤增每周>2kg,手指按压胫骨前皮肤可见明显凹陷。
4、神经系统症状:持续性枕部头痛提示脑血管痉挛,视觉异常包括闪光感、视野缺损或暂时性失明。这些症状反映颅内压增高或视网膜血管病变,可能先兆子痫的预警信号。
5、多器官损害:重度患者可出现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肝包膜下出血、少尿肾功能衰竭或血小板减少。溶血、肝酶升高和低血小板综合征HELLP属于危急情况,需立即终止妊娠。
日常需控制钠盐摄入每日<5g,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选择散步、孕妇瑜伽等低强度运动;睡眠时采取左侧卧位改善胎盘灌注。每周监测体重变化,出现视物模糊或持续头痛应立即就医,子痫前期患者需住院进行硫酸镁解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