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注射液使用需注意浓度选择、输注速度、适应症匹配、监测血糖及禁忌人群。主要涉及5%与10%等不同浓度溶液的适用场景、心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调整方案、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过敏反应识别及配伍禁忌等关键点。
1、浓度选择:
临床常用5%葡萄糖注射液为等渗溶液,适用于体液补充;10%及以上高渗溶液主要用于能量供给。严重脱水患者需避免直接使用高渗溶液,防止细胞脱水。新生儿及儿童应根据体重精确计算用量,避免电解质紊乱。
2、输注速度:
成人常规输注速度不超过5mg/kg/min,心功能不全者需降至2-3mg/kg/min。快速输注可能导致高血糖反应,表现为多尿、口渴;过慢则无法满足能量需求。术后患者建议采用输液泵控制速度,每4小时监测一次血糖。
3、适应症匹配:
适用于低血糖、禁食期能量补充及药物稀释,但酮症酸中毒患者禁用。与胰岛素合用时需保持葡萄糖与胰岛素比例4-6:1。肠外营养支持时应搭配氨基酸、脂肪乳,单独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必需脂肪酸缺乏。
4、血糖监测:
输注期间需动态监测血糖,尤其糖尿病患者应维持血糖在7.8-10mmol/L。出现血糖>13.9mmol/L时需暂停输注并评估。长期使用者每周检测电解质、肝功能,警惕低钾血症和脂肪肝。
5、禁忌管理:
对玉米淀粉过敏者禁用,高渗性昏迷患者禁止使用高浓度溶液。与血液制品、两性霉素B存在配伍禁忌。外周静脉输注时浓度不宜超过10%,避免静脉炎。老年患者需评估心肾功能再调整剂量。
使用葡萄糖注射液期间应保持均衡饮食,配合适量运动促进糖代谢。糖尿病患者需记录每日血糖变化,心肾疾病患者注意控制每日液体总量。输注部位出现红肿热痛需立即更换穿刺点,长期使用者建议定期旋转静脉通路。孕妇使用需严格指征,哺乳期妇女输注后建议间隔2小时再哺乳。居家护理患者需配备血糖仪并掌握低血糖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