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焦虑可通过情绪、行为和生理症状综合判断,需结合专业评估确诊。
情绪上表现为持续紧张、过度担忧或恐惧,常对日常小事产生灾难化联想。行为方面可能出现坐立不安、反复检查、回避社交活动或过度依赖家人。生理症状包括心悸、出汗、手抖、睡眠障碍及不明原因的躯体疼痛。部分老人会以躯体不适为主诉掩盖情绪问题,需特别注意。
1、核心症状识别:
典型焦虑表现为持续6个月以上的过度担忧,伴随运动性紧张如肌肉僵硬、坐立不安和自主神经功能亢进如心慌、口干。老年患者常合并记忆减退、注意力下降等认知症状,易与痴呆混淆。特殊类型如广场恐惧症会出现特定场景回避行为,惊恐发作则表现为突发性心悸伴濒死感。
2、风险因素评估:
慢性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视听功能障碍、丧偶或社交孤立是常见诱因。药物因素需排查激素类药物、支气管扩张剂等可能引起焦虑反应的物质。阿尔茨海默病前期约30%患者以焦虑为首发症状,需通过认知量表筛查。
建议记录症状日记监测发作规律,采用老年焦虑量表进行初步筛查。确诊需精神科医生结合病史排除甲亢、心律失常等躯体疾病。日常可通过正念呼吸训练缓解急性发作,保持规律社交活动和适度日照有助于预防。太极拳、八段锦等柔缓运动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饮食注意补充B族维生素和欧米伽3脂肪酸。